這個星期開始了到醫院的實習,今天是第一天跟診。跟著醫生看完總共十一個case

 

 

 

 

 

搭著六點多的火車回彰化,一直到現在,都還處在一種虛脫的感覺。

 

(剛剛整理完今天的筆記,赫然發現,已經忘了某個病人到底是什麼情況,長什麼樣子唉)

 

對我──精神科門診的菜鳥實習生──來說,每個小朋友走進診間時,他們看起來,就像路上隨便哪個小小孩一樣,沒特別奇怪。但也許是因為醫院硬梆梆冰冷冷的一切,還有大人間沒間歇的聽不懂的討論,讓他們顯得格外小……

 

 

 

那個硬是不對醫生講話而要媽媽代言的少年,笑容好甜。

 

智能障礙的女孩,當面對媽媽嗆聲。

 

亞斯伯格還是高功能自閉分不清的小朋友,從一開始慢慢回答醫生的話,到後來聽著爸媽和醫生之間聽不懂的對話,漸漸地頭越埋越低,不安地扭動身子。直到最後醫生說好了,才又露出那個有些害羞的笑臉。

 

 

也有話說不太清楚的爸爸和媽媽。

 

看起來一板一眼的媽媽,擔心著自閉的孩子將如何在這個險惡的世代獨立生存。

 

圓滾滾的男孩會不斷不斷地檢查東西。

 

大咧咧笑常聳肩的少年,曾為情所困而失去對人生的興趣……

  

 

 

也許對忙碌的醫院生活來說,一個病名診斷只是落在一個病例號碼上。但對一個家庭,診斷宣布時,應該都是不知道如何承受的沉重。

 

吃藥會傷腦傷腎嗎?正常嗎?這和那有關聯嗎?到底是什麼病?有後遺症嗎?

 

會好嗎會好嗎會好嗎會好嗎會好嗎

 

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吧。這是什麼奇怪的看不見的病。

 

 

 

相對於其他診別可能幾分鐘看一個病人,我的醫師安排給病人的問診時間已經算是寬裕的,但是目標還是只能放在緩解症狀。但是對現在前來求診的主族群之一:因為外向性問題(情緒控制問題和違抗行為)被拎來的兒童或少年,服藥的確有效,可是他們並不符合過動的診斷症狀,比較多是情緒衝動無法控制。但就像幾年前盛行的憂鬱診斷,現在變成過動診斷。

 

醫院的優勢在於能給予診斷,能開藥,但弱點也是──多數時候只能給診斷和開藥。

 

 

也許是體制和結構的問題,但我只是滿腦子想著:他們的生命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?

 

 

實習Day 1,感謝這些父母,感佩他們的勇氣和堅強,還有,提醒自己要多收起一些容易氾濫的遺憾和傷心。我是來學著怎麼幫忙的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ngletrave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